2024 X-Trail E-Power 滿週年心得
去年2024年3月26日拿到新車,X-Trail e-Power,玩了近一年,加油22次共跑了13152公里,約885.53公升,平均14.85公里/升。
先說前一輛車是CR-V SX-2.0 2005/11/04領照,同月出廠。好開嗎,算吧,習慣了。滿意嗎?空間實在很夠用,後車廂可以放入一個中型行李箱及一些隨身包,外加一輛康揚的潛隨挺輪椅,收合後長寬高約79、31、77公分,後座坐兩位大人的話實在很有餘裕。動力150ps,扭力19.4kgm。
其他呢?想不起來還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。方向盤一直有抖動感,隔音不好異音不少,引擎腳換過幾回,冷氣幫浦換過,避震器在榮退之前兩年才換過,輪胎更是換過幾回了。最後幾年是煞車系統有問題,有時踩剎車踏板時,會有漏氣的聲音,說是尚不會影響安全性,就忐忑不安的放著,這樣車子也開滿20多萬公里。
CR-V榮退前,跑一趟屏東後就得加油,油耗可以到12公里,有些路段上看12X公里,一趟南下或北上總是在後段行程時開始精神不濟,非得提神不可。
退休前老婆一直唸該換車了,總覺得東西一直要換修划不來,而且她坐過Lexus的車,對於車子的隔音非常滿意,再加上煞車的疑慮,以及未來要常常台北屏東兩地走,因此就開始瀏覽Lexus及其他車種的車評。電車考慮過,可是電樁以及里程的焦慮讓我不得不放下,只能拿來純欣賞與參考。
我列的重點是:空間夠大,至少後廂要能放得下輪椅及行李箱;夠力,走山路時不會感覺動力不給力;反應及時,最好能大腳一踩車子就動起來,不要再有力不從心的情況;要夠安靜,行車時車內要夠安靜,更不能有異音。
先從Lexus看起,NX 200隔壁鄰居才牽車沒多久,可是糾結於後車廂的空間以及動力以及輔助配備,看到NX 350h旗艦,動力似乎比較合我胃口(綜效243hp:246.6ps;24.4~27.5kgm),而且有環景。只是看到後廂的容量要直立塞下輪椅大有問題。預算得拉到260萬才行。鄰居對於車子的品質倒是頗有好評。
陸續查閱了Volvo、VW,標緻5008、Citroen Berlingo短軸版,可惜對於後座座椅不太滿意,也不愛柴油引擎,再加上保養廠偏少,於是看看就好。也參考過其他7人座、滑門設計的休旅,可惜車身太高或太長,停車不便,也就沒列入考慮名單。
可能是網路瀏覽偏多在油電車的網頁,忽然就出現X-Trail e-Power,看到他拉麵的廣告引起我的注意,也開始對這台車產生好奇。發現這是輛靠汽油發電的電動車,馬力、扭力都比原本的CRV好多,而且是四輪驅動,隔音甚佳,行車輔助系統給足,日本原裝,而且只要151萬左右,牌照稅只有350h一半,燃料稅也幾乎少一半,一年省下10,490元,約莫可以多加5.7次55公升的98汽油。
聯絡妹妹朋友介紹的業務(黃淑鈴小姐),麻煩直接到府試車。老婆對於隔音的部分尚可接受,後廂空間則是直接上輪椅測試,結果發現後廂最裡面一塊的底板要取下,輪椅就可以安然直立置入,於是就下定,那時是2023年09月30日,直到2024年2月通知車來了,3月4日領牌,然後選3月26日牽車。
這一年開的滿意嗎?相當滿意,只是隔音的部分可能沒有達到老婆的期待,我自己也發現在低速或市區行走時,隔音效果有大大升級的感受,只是行駛高速公路時速到達110左右,除了輪噪就是風切聲不小。還有就是車身跟CR-V一樣高了點,媽媽要上去還是得墊個小椅子上去。
環景的部分,還可以在多一點功能,如底盤視角;車機則是最令人詬病,操作不順,入門學習曲線太長;還有就是部分操作與手冊不同,譬如油耗紀錄有手動1、手動2及自上次加油後三種模式,其中手動2的實際做法就是如字面,要手動才會歸零起算,而非如手冊所說每次系統啟動時自動歸零起算。
動力的部分完全是腳下立判沒有遲滯,最明顯感受到的時機,就在匝道轉進高速公路時,深踩「油門」轉眼就衝到100公里以上;走山路及陡坡時候不費力,也不像上一部車爬山後有臭油味,斜坡暫停時的電子輔助煞車系統相當給力,畢竟CR-V是2005年代的產品了。
能源署公布的油耗是17.5公里每公升,這一年下來大約是14.85,約官方的85%,但是有車友在細心調教下可以有20左右的紀錄,也就是一桶油55公升可以跑到1,100公里,至於我這一年的油耗紀錄如下表。
最近兩次南北跑,我開始試著不死守105~100時速的方式,不時以大腳超車,這時才發現一不小心就會超過120到13X,以這種貼著速限,不斷超越慢車的方式,大概會讓那一趟的油耗落到13出頭,若是不求快,就輕輕鬆鬆悠哉悠哉的定在105以下,油耗大概都可以到17以上。
所以按照我的統計,放鬆心情的開的話,一桶油約有一半的機會可以跑840公里,若是很趕路,那可就會少百來公里。
另外,熟悉定速跟車系統後,以上高速公路就習慣採用,不僅整趟路都沒有以前累,也更放鬆心情開車,可是最近這一次回屏東路上忽然發現跟車習慣了,要改自主控制車子時卻變得生疏起來,還得花個幾秒才將加減速度以及超車閃車的手感恢復。
至於車子廣告的拉麵效果,我覺得只有在ECO+D 同時採用e-pedal時,才可以勉強的將車子絲滑的停到幾乎不點頭。
市區塞車時大都採行ECO+D 同時e-pedal,若是不塞可長距離滑行就取消e-pedal,輔以ECO+S,
上下山轉Off-Road,一樣用D/S 或偶爾加e-pedal。
就好像剛剛使用iPhone一樣,這輛新世代的車子還蠻好玩,也還在熟悉中。
留言
張貼留言